近日,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深度求索(DeepSeek)发布的大模型在全球AI领域掀起了一阵风暴,给大洋彼岸的欧洲AI界带来了诸多启示与鼓舞。
DeepSeek仅用550万美元成本和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模型训练,推出了能匹敌美国顶尖AI模型的产品。这一成果打破了人们此前认为打造顶尖AI模型必须投入巨额资金和大量先进芯片的固有观念。美国新媒体“旗语”新闻社称,欧洲人目睹DeepSeek的成就后,认为自己仍有机会在AI竞赛中成为关键参与者。
在DeepSeek成果的映照下,欧洲AI界看到了新的发展路径。此前,面对美国启动的由OpenAI领衔、耗资达5000亿美元的AI计划,欧洲科技企业因资金等资源匮乏而望而却步。如今,欧洲一些领先公司,如法国的Mistral、德国的Aleph Alpha等看到了以较低成本在AI竞赛中取得成果的可能。法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公司LightOn的首席执行官劳伦特·多德表示,DeepSeek的出现让欧洲人意识到,创新不一定需要5000亿美元这样的巨额投入。欧盟委员会发言人托马斯·雷尼耶也指出,这表明AI竞赛远未结束。
不过,欧洲AI界在受到鼓舞的同时,也有一些业界人士感到惋惜。剑桥大学教授尼尔·劳伦斯就扼腕叹息,欧洲拥有深厚的AI人才储备,却没能孕育出像DeepSeek这样的企业。但他也认为,DeepSeek的出现只是未来创新的“惊鸿一瞥”,未来会有更多类似的创新出现。
总体而言,DeepSeek的横空出世对欧洲AI界来说,无疑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。它让欧洲AI从业者们看到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突破的可能,为欧洲AI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动力,也让欧洲在全球AI竞赛中重新燃起了追赶的信心。